国货出口
要想知道中国制造的产品是怎么影响德国人的日常生活的,那就不得不来看看一个德国人的一天了:
起床的时候,这个德国人有79%的可能性睡的是来自中国的羽绒被子。
然后,他顺便来到了儿童房看看孩子,那么就会有56%的概率遇到的东西是“Made in China”的。
接下来他想去换衣服。再看看衣柜里的衣服,穿一件“中国制造”的衣服的可能性达到了31%。
而早餐时,更是中国制造的大显身手。茶叶、罐头、香料,统统有可能是来自国内的。而大蒜,在这些食品里面竟然排到了第一,全球80%的市场份额都被它霸占了!这些来自国内的水果和蔬菜,不仅占领了世界生产TOP1,还在超市里变成果酱、水果酸奶、浓缩果汁,也占着大大的份额。
(以上是自2021年起部分产品类别的中国市场份额的全球统计数据。)
中国产地
不仅仅是国货,就连很多传统德国和欧洲品牌也在中国生产。
德国传统小家电品牌Severin(赛林电器)和一些其他的传统的德国公司把他们厨房的小家电和吸尘器们的生产都放在中国。连高端的德国美诺(Miele)真空吸尘器,也有一部分是在中国制造的。
而有些产品,简直就是国货的代名词了。比如说,冷藏集装箱则百分之百都是中国制造的。虽然说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体量来说,集装箱产业的发展似乎还是比较合理的。但令德国人感到意外的是,我们在一些小众行业都做的非常好,比如说假发。
原材供应
从照明,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家居:这些产品中95%至99%来自中国。像是集成电路,即所谓的IC芯片,则来自中国台湾,最终封装在中国大陆。
尽管一些德国人对中国货有廉价的偏见,但实际上,随着许多产品都在中国以高质量的标准进行生产,这个偏见也在扭转着。而现在,“欧盟制造”也并不意味着纯粹的欧洲制造,里面有中国成分。毕竟全球化则意味着国际分工,许多不可或缺的零部件都来自中国。
根据上海美国商会的《2021年中国商业报告》,近60%的德国受访企业表示,与2020年相比,2021年在中国的投资有所增加。中国的出口数据也继续表现优秀,多年来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27232.5亿美元。
这些趋势表明了人们对中国制造能力的信心,也表明人们不再厌恶“中国制造”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