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才汉院学院 | 快来围观 “洋娃娃”包饺子 感受浓浓中国味
发布时间:2023-10-31 08:31:08
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有包饺子、吃饺子的习惯,饺子是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食品。饺子,早已不仅仅是一种美食,还是中华美食的代表。随着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高,许多中国的传统美食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其中就包括饺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来自俄罗斯游学营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包饺子的吧。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日前,黑龙江滨才学院迎来由20余位俄罗斯青少年组成的游学参观体验营。此次活动是由滨才汉院联合俄罗斯本土的汉语学校开展的中俄国际交流活动,中俄双方的学生们在滨才学院同叙中俄情,共绘友谊梦。
介绍与参观环节
10月23日下午13点30分,俄罗斯游学营的老师和孩子们抵达滨才教育位于哈尔滨市中心的江南校区,在学院老师的陪同讲解下,俄罗斯学校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参观了学院的教学楼,并表达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迫切希望将来自己也能够参与其中。
当参观到滨才汉院时,孩子们看到这里的外国留学生们也大多是俄罗斯人,便热情的交谈起来。有的俄罗斯游学营的小朋友,还用中文和学院里其他国家的外国留学生进行了交流沟通,大家用中文聊得热火朝天,气氛异常融洽,孩子们依依不舍,不愿离去。这样的友好氛围让身为汉语教育工作者的老师们倍感欣慰。
汉语学习环节
参观结束,俄罗斯的小朋友们立即投入到滨才汉院为他们精心准备的一堂充满惊喜的汉语体验课当中。课堂上,在汉语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汉语学习热情高涨,频频举手积极回答问题,课程结束时所有的孩子均获得了颇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小礼品,其中有刺绣小镜子、布艺老虎、丝绸剪纸画、京剧屏风画等等,孩子们兴奋的打开一个个精致的礼品包装,瞪大了眼睛开心的叫了出来,这些来自俄罗斯的洋娃娃无不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所打动。
包饺子环节
一波又一波的活动持续进行,带着这样的激情,俄罗斯游学营的孩子们迫不及待的跟随老师进 行了本次游学活动的最后一项-包饺子。在手工制作前,滨才汉院的老师先是给孩子们讲述了饺子的文化起源、制作流程等。形形色色的饺子样式和缤纷多彩的果蔬饺子让孩子们看得目不暇接,他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此次活动,滨才汉院还特意邀请了哈尔滨学院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们手把手指导俄罗斯的孩子们包饺子,在中方老师们的带领下,俄罗斯的小朋友围在一起认真的包起了饺子。“左手拿着饺子皮,右手用筷子夹着饺子馅,然后将饺子皮对折……”。
俄罗斯小朋友有模有样包起了饺子。一双双稚嫩的小手左翻捏、右挤压,一个个造型奇异别致的“外国”饺子诞生了。一个,两个,三个,……像包子的饺子、漏了馅的饺子摆满了一盘又一盘,看着盘子里各式各样的饺子不断增多,大家都流露出喜悦的表情。
到了吃饺子的时候,习惯了刀叉的俄罗斯友人不会用筷子,对外汉语专业的大学生们就耐心地教他们,反复做示范,直到他们把自己包的饺子放到了嘴里。“饺子真香!我还要酱油”俄罗斯校方的老师开心地说。
餐桌前欢声笑语,中国美食鲜香诱人,中俄友谊精彩绽放,现场到处洋溢着动人的笑脸,孩子们积极融入中国文化,此时这里满是温暖与感动,大家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而快乐的时光。
离别时,俄罗小朋友赠送给滨才汉院老师自己制作的小娃娃,从俄罗斯带来的糖果和巧克力,大家纷纷拥抱并合影留念。滨才老师带给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对这里的一切感到亲切和不舍。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通过此次交流活动,俄罗斯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滨才教育,对我们的教育理念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同时,也增进了我们与俄罗斯青少年的友谊。我们相信,这样的交流活动对于促进中俄两国的友谊与交流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今后滨才汉院还将举办更多此类活动,为中俄友好发展作出贡献。
- 上一篇:2024春节连休8天,除夕不放假!
- 下一篇:由 "爆买"转向"爆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