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语名Marc的故事看:身份、文化与认同
发布时间:2025-07-02 09:43:07
名字,如影随形——或沉重,或平凡,或独特,或令人骄傲,或令人困惑……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名字之中。那么,我们究竟是如何与它相处的呢?
早上阅读报纸时,从《世界报》看到一篇探讨名字这一主题的文章。
马克·帕尔梅贾尼(Marc Parmeggiani),30岁,演员,同时在巴黎的一家餐厅做服务生。他的青少年时期在意大利度过,他曾因自己这个带着法国印记的名字而感到格格不入。
马克·帕尔梅贾尼于1995年出生在巴黎,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意大利人。
“Ma mère a choisi Marc, car c’était le prénom de son premier petit ami”, explique-t-il.
“我母亲选择‘马克’这个名,因为那是她初恋男友的名。”他解释道。
在米兰的司汤达中学,马克与许多双重国籍的孩子一起成长。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的法国名字并不显眼。然而,一切在他升入一所普通的意大利初中时悄然改变——他的法国血统,第一次变得明显起来。
La cour d’école est peuplée de jeunes Italiens aux cheveux courts qui roulent les «r». Marc, lui, a les cheveux longs et prononce les «r» à la française.
校园里,意大利少年们剪着短发,吐字间卷起浑厚的“R”音。而马克,留着一头长发,说话时,那个带着法兰西韵味的“R”音显得格外独特。
彼时,法意两国的竞争情绪正高涨,2006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国家队“蓝衣军团”击败法国队捧杯,这段历史仍回响在人们心头。
“我的名字非常法国,而我的姓氏却极具意大利风情。”马克说道。这个对比,自然逃不过同学们的眼睛——在校园里,任何一点独特之处都可能成为新生被取笑的由头。
“Marc il Francese!意大利语(‘ Marc le Français! ’法语)”有人戏谑地叫道。另一些人则故意称他为“Marco Materazzi”(之前在意大利国家队做后卫),带着挑衅的意味。
有一天,在一次前往阿尔卑斯山的校外活动中,一个年长的学生走到马克身旁。那时,他正悄悄地坐在校车的最后一排,不愿引人注目。那学生故意拖长语调嘲弄道:“啊,原来是你,法国的马克!(Marc le Français!)” 他说着,刻意夸张地卷起那个“R”音,模仿着法式发音,随后轻轻拍了拍马克的后脑勺。
“Je l’ai très mal vécu. Je me suis senti désarmé, je voulais presque m’excuser d’être français. ”
“那一刻,我感到极度难堪,像是被剥去了盔甲,毫无防备。我甚至有种冲动,想要为自己是法国人而道歉。”
马克如此回忆道。
他不想显得与众不同,他只想和其他人一样。
为了摆脱这层“异国感”,他开始努力向意大利文化靠拢。他沉浸在意大利电影中,刻意夸大自己对足球的热爱,并一点点地纠正自己对“R”音的发音。
“Je voulais me prouver que j’étais italien ”, se remémore-t-il.
“我只是想向自己证明,我是个地道的意大利人。”他回忆说。
经过漫长的求学生涯(22岁时通过了BAC),马克来到了巴黎。他想成为一名演员。
为了筹措学戏的费用,他在酒吧打工。同事们都叫他 “Marco”(注:马可波罗的马可),因为他是意大利人。
有些人认为他是为了方便而将自己的名字法语化了。他身边有一些人说:“别担心,我们这里接受马可”。
另一些人则故意把他的名字变成意大利语,并用陈词滥调加以渲染。
“Ce n’était pas méchant, mais plusieurs personnes m’assimilaient au personnage du séducteur, du “latin lover” exubéran”, explique l’intéressé.
“这并没有恶意,但很多人把我归类为那个热情奔放的‘拉丁情人’形象。”当事人解释道。
法语词汇积累:
“m’assimilaient”:动词是 assimiler(同化,归类),“assimiler à”(将…归类为…),此处用动词的未完成过去时,表示过去的习惯或这件事反复发生。
l’intéressé: 有关的人、当事人
回到巴黎,这座他出生的城市,马克渴望在此重生。
在他的身份证上,他的名字与第二个名字“亨利”被写在同一行。那两个名字之间的逗号,读起来仿佛是一道连字符。于是,马克变成了马克-亨利(Marc-Henri)。他用这个新名字报名进入Cours Florent戏剧学院。
某个夜晚,他带着同学们去见自己的妹妹Giulia。在马克的兄妹中,姐妹们—— Giulia, Laura, Isabella et Helena——都拥有父亲为她们挑选的意大利名,而男孩们的名,则是由法国母亲决定的。马克的哥哥,名叫Philippe。
“你知道MH去哪儿了吗?”整晚,一个同学不断问Giulia。
“MH?那是谁?”她疑惑地答道。
“马克-亨利(Marc-Henri),你的弟弟。”
这个听起来“极具老派法式风格”的复合名,让马克-亨利得以探索自己双重文化的另一面。
他遇见了生命中第一个与自己同名的马克——一个60岁的司机。然而,在那段全然沉浸于“马克-亨利”身份的日子里,他无法与这位同名者共享那份微妙的兄弟情谊。
时间久了,这副伪装开始变得沉重。年轻的马克逐渐迷失在自己塑造出的角色中。
“J’ai fait la paix avec mon prénom ”, conclut-il.
“我终于与自己的名字和解了,”他总结道。
内容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