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皮杜中心「Paris Noir」展览,揭开被遗忘的艺术史

发布时间:2025-07-02 09:48:06

“Paris Noir”展览于3月19日在巴黎蓬皮杜中心开幕,展期至6月30日。

该展览回顾了1950年至2000年间黑人艺术家在法国的存在与影响,聚焦150位来自非洲、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艺术家,此前他们的作品在法国鲜有展出。


蓬皮杜中心自开放以来,一直通过一系列展览探讨全球艺术流动与对话。
尽管此前有“巴黎—纽约”“巴黎—柏林”“巴黎—莫斯科”等展览先后亮相,关于非洲艺术的展览却迟迟未能登场。
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Paris Noir”展览终于到来,以艺术流动与反殖民斗争为主题,试图弥补长期以来的历史空白。
但这场迟来的展览也恰逢蓬皮杜中心闭馆*前夕,则更显得意味深长。
(*蓬皮杜中心自1977年落成以来,将于2025年9月22日随着最后一个临时展览的结束全面闭馆,以进行大规模的除石棉及翻新工程,预计至2030年完成。)

此次展览汇集近四百件作品,以主题划分,而非时间排序,展现了一批长期被忽视的艺术家。许多艺术家因社会与种族偏见而被边缘化,即便才华横溢,也未曾获得应有的认可。

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体验,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审视。


这些艺术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曾深受殖民历史与种族问题的影响。

自17世纪起,非洲人民被贩卖至世界各地,形成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惨痛历史。即便奴隶制被废除,种族歧视依然延续至今。

此次展览中的许多艺术家,或是奴隶后裔,或曾经亲身经历种族歧视,他们的艺术创作,正是对这些经历的回应。

以Hervé Télémaque举例,这位加勒比裔艺术家曾在纽约遭遇歧视,促使他决定前往法国发展。他的作品充满讽刺意味,以独特的绘画风格揭示社会不公。

同样,古巴裔艺术家Wifredo Lam因与超现实主义的联系得以被记住,而Télémaque则是叙事具象派的重要成员,这一流派可被视为波普艺术*的讽刺版本。


但对于那些未曾参与这些艺术运动、独自在创作上往前走的艺术家们而言,他们的境遇更加坎坷。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Beauford Delaney,这位出生于田纳西州的画家,由于害怕因同性恋身份遭受非议,在纽约的生活一度艰难。

1953年,他移居巴黎,悲惨的境遇使他在冷漠中去世,被安葬在无名墓穴中。

除了Delaney科特迪瓦雕塑家Christian Lattier、古巴艺术家Guido Llinás、诗人兼画家Ted Joans等艺术家也被重新审视。

他们的作品,或由象形符号和色块构成,或融合金属、木材与绳索,展现出独特的美学风格,证明他们同样值得与西方主流艺术家相提并论。

展览的文献部分虽受空间限制,却记录了非洲及黑人艺术家的斗争历程。从《非洲在现场》(Présence africaine)杂志的创立,到电影导演Ousmane Sembène作品的放映,展览呈现了这一群体在文学、音乐、电影等领域的贡献。

这场斗争漫长而艰难,他们对抗的不仅是冷漠,还有根深蒂固的歧视。

内容来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咨询

0451-88855777

0451-88855666

在线咨询
预约课程

预约课程

手机端

访问手机端

返回顶部